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们诞生在中国》《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批纪录电影走进院线,越来越多的纪录电影,正引起了广大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今年,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的评审团专注于纪录电影,特别是国内作品,鼓励这些作者和作品为中国纪录电影做出贡献。
在评审团的严格筛选之下,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的推荐作品花已落各家。
在现场,小编非常忙碌,还不忘给大家记推荐辞,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作品凭啥被推荐的吧!
组委会最佳作品
《厉害了 我的国》
推荐辞
一代人的奋斗,浓缩在90分钟的影像里;一桅梦想的风帆,飞扬在13亿人的目光中。宏大的叙事,细腻的感触,汇成了一本生动的民族画册;伟大的事业,辛勤的汗水,描绘着一幅壮美的时代蓝图。它是一部电影,记录了我们曾经走过的足迹;它不仅是一部电影,那些跳动的激越,是始终未泯的初心,那些前行的坚定,是承载着历史使命的血脉传承。只有国的强大,才有家的安宁;只有埋头实干,才能民族复兴。悠悠岁月,滚滚洪流;泱泱大国,生生不息。
评委会最佳作品
《出山记》
推荐辞
导演带领摄制团队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不单成为骁勇善战的战斗员,又成为伴随日出日落的一介乡民。扎根乡村,愚公移山,春去秋来,栉风沐雨,他们在泥土里种植故事,为我们收获了一部故事性极强的纪录片。
《出山记》为我们展现了遵义贫困大山里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时代画面,为我们讲述了贫困的山民翻越脚下大山,战胜心头大山的曲折动人故事。《出山记》告诉我们,贫困路上的山再高,路再远,只要是摄像机捕捉到的视角和角落,都不会是脱贫路上被遗忘的远方。
评委会优秀作品
《二十二》
推荐辞
组委会荣誉作品
《摇摇晃晃的人间》
推荐辞
这是纪录片与诗的一次完美糅合。影片将写实的影像与写意的文学融为一体,诗意地还原了女诗人斑驳的现实困境,记录着时代巨变下急欲挣脱束缚的女性心灵,叙说了一个渴求爱情的美丽生命。
女诗人说,“我臣服我的卑微,但你夺不走我的骄傲”。面对传统道德伦理的高墙,妥协了二十年的她最终选择一头撞了上去,抗争婚姻获得自由,而自由终归于人性的孤独。她仍将不惧现实的疼痛和残缺,摇摇晃晃地走在人生路途上,步履不停,用力生活,爱着这个世界!
评委会推荐作品
《爱在长征》
推荐辞
我们没有忘记,也不可能忘记,那绵延两万五千里的征程,那个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生命奇迹。长征,不只是一段漫长的历程,也不仅是一段渐行渐远的历史,它的遗产与记忆永恒。
《爱在长征》,两位当代外籍青年为爱出发,丈量历史与今天的距离,感受途中的沧桑与风景。
那段日子很遥远,相隔着八十多个寒暑;它又很近,能触摸到它今天的脉动。真正的感动来自于朴素与平凡,真正的爱,可以传导最有力量最透彻的人性。
爱在长征,爱在路上!祝贺影片《爱在长征》!
评委会推荐作品
《地球:神奇的一天》
推荐辞
奇幻,唯美,神奇,富于生命力。《地球,神奇的一天》以精到而动人的笔触将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描摹得妙趣横生。日月交替,云展云舒,在那个不见人间烟火的世界里,同样上演着生死竞速,快意恩仇。那些由生命本身迸发的力量啊,蓬勃,细腻,而动人心魄。“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感谢《地球,神奇的一天》,是它,让沉溺世俗繁琐的我们重归沉静;是它,再次提醒世人,万物有灵,皆可入诗。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审团成员包括:中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峰、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捷、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李岭涛、中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大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雅欣、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纪录中国理事会秘书长张延利,还有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中心主任严崴。
我们期待有更多更优秀的纪录片在中国诞生~希望各位喜爱纪录片的朋友持续关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和国内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动态~